安徽省地级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之水质探究环境监测技术展现2020年1月
为落实《环境保护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的监测与管理,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的统一部署和省内工作要求,近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已经完成了《安徽省地级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状况报告》(2020年1月)的编制和发布。
在此报告中,我们详细介绍了集中式生活饮用水的定义,即那些进入输送管网并直接供给居民使用的人口大于1000人的固定或备用的自然或人工湖泊、河流、地下泉眼等。这些原始的自来水经过处理后才能成为居民可用的最终产品,这个过程必须符合国家关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
为了确保这份重要报告能够准确无误地编写出来,并且能够得到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度重视这一任务。我们通过严格组织领导,加强工作指导规范化公开程序,以保证所有信息都能被及时有效地传达到公众。我们的目标是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需求,同时也促进地方政府更好地履行其保护资源责任,为打造清洁美丽家园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2020年1月,全省共有16个地级市进行了对40个主要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的地质调查,其中包括24个表面开采点和16个地下开采点。在这个月里,全省从这些地点抽取了11403.5万吨液体,其中11055.5万吨达到安全标准,大约占比96.9%。然而,在亳州三座厂区以及涡北、应急泵站四处发现氟化物超标情况,其中超标程度分别为0.3倍、0.2倍、0.2倍以及最高达到6倍。这一超标现象主要是由于当地的地质条件所致。而在表面开采方面,没有任何一个地点出现过超标的情况。但是在地下开采方面,有4处发现氟化物浓度超过安全范围。此外,还有几个地方因为受某些化学成分影响而导致部分指标值偏高,但整体上可以说大多数地区均已达到健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