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5日

无线环境监测技术革新将推动水质监测行业爆发增长预计市场规模达300亿不成问题

随着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水污染防治法规,如“水十条”和《水污染防治法》,以及实施河长制等政策,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成为了“十三五”期间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这种政策动向为水质监测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这个过程中,技术进步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自动化监测系统在改善传统手工监测方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省市都在加快建设自动化监测站的步伐,这些新建或升级的站点能够实现对河流、湖泊等水域实时连续的质量检测。

福建泉州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其投资240万元,在梧垵溪、梧桐溪、坝头溪等小流域安装了8套自动化系统,每天进行4次检测。这一措施将扩展至21条流域,以确保全面的数据收集,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此外,浙江乐清市也投入200余万元设立10个地表水质量自动监测站,以覆盖其主要区域,并进行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磷、氨氮等关键项目的定期检查。

湖南省资兴市则成功实现了东江湖24小时不间断的无人值守自动监测,对该区域的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其他重点区域进行持续监督。江苏宿迁市计划于今明两年内建设27座类似设施,以全面掌握当地河流和湖泊的情况,并根据这些数据做出针对性的管理决策。

随着这类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的大规模推广,我国环保部门有望在2018年完成2050年的目标,即构建以自动化为主的手工辅助模式。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十三五”期间预计会有一波更大的市场需求增长,有专家估计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元。这一切都表明,无论是从国家政策还是产业发展来看,都充分体现了对未来的积极预期,而这正是推动整个行业快速增长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