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5日

安徽省地级城市水源水质状况与上海环境监测中心2020年1月发布对比考察

为落实《环境保护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升水源水质监测与管理水平,遵循原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部的统一部署及省级工作要求,近期,省级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成功完成了《安徽省地级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报告》(2020年1月)的编制与发布任务。

在用、备用或规划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其取水规模需达到供给人口大于1000人。这些原始的饮用 水经过自来水厂的净化处理后,与居民末梢供用的饮用 水符合《生活饮用 水卫生标准》的要求,最终进入居民供电系统作为最终消费者使用。

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对编制并发布《安徽省地级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情况报告》工作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力度,明确工作职责,并规范公开流程,以确保这一工作能够有效实施。每个月,这份报告将通过多种渠道如全省门户网站和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等进行及时更新,为社会公众提供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加强监督并落实地方政府在维护重要河流和湖泊清洁方面承担到的责任,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2020年1月,全省共有16个地级市,其中包括40个正在运营中的集中式生活饮用的主要取自地表或地下资源。在这40个主要取自的地表或地下资源中,有24个是来自地表,而剩余16个则是从地下抽取。此外,全 省 地 级 市 集 中 式 生 活 饮 用 水 取 水 总 量 为11403.5万吨,其中达标率为96.9%,达标总量为11055.5万吨。然而,在亳州三家不同工厂(即三家不同的生产线)以及涡北、一家另一个工厂以及应急加压泵站所采用的四处不同地点,因受自然条件影响而超出规定限值。而且,由于受到土壤特性影响,一些地区氟化物含量也超过了允许范围。除了这24处的地表来源都已经达到安全标准之外,还有4处地下来源因氟化物含量超标而未能达到安全标准。这意味着虽然整体上达到了高比例,但仍存在一些细节上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改善以保障人民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