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南港海水淡化新篇章技术革新引领绿色循环利用
在2021年7月12日,先达(天津)海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天津南港工业区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一体化(30万吨示范)项目正式在天津南港工业区启动。这项重大项目不仅是天津南港工业区重要的公用事业工程,而且将为园区内众多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淡化海水作为生产使用的主要水源。作为国内领先的大型海水淡化应用示范项目,该工程不仅能够确保园区重大项目稳定供水,同时也将带来显著的环境保护效益。一旦建成投入使用,预计每年能替代和节约超过10亿吨淡水资源。
为了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和《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关于推进大规模海水淡化利用与建设沿岸地区大型工程这一战略目标,先达公司决定投资建设位于经开区天津南港工业区的大型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一体化(30万吨示范)项目。该项目由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负责设计和技术指导,并且总投资接近49亿元,将分三期进行施工。一期将建设15万吨/日规模的海水淡化工艺,一二期共计提升至30万吨/日;三期则会开展浓盐度梯级处理以及零排放环保技术研究。
据悉,第一阶段预计到2022年底前完成出力条件验收,并于2023年的首季度正式启用运营。投入运行后,这项设施将满足中石 化120万吨乙烯生产线、华电南港热电厂以及其他重大搬迁企业等对高品质用水需求。在郑有坚首席运营官的话语中,他强调了这项技术创新:"我们的产品既节能又环保,与地表来源更为纯净,更适合用于工业消费。此外,在拥有众多工厂基础上的天津南港区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想市场测试场所。随着更多行业巨头加入,我们相信未来应用领域会更加广阔。"
此外,该公司还表示,将在第三阶段推动制盐一体方案进行实验性研究,这对于中国来说是首次尝试。在第一阶段,即第五套系统里,他们打造了一套全新的设备标准,这也是国内首批国产可靠性验证装备之一,它们不仅满足了国际标准,还展现出了极大的竞争优势。此外,他们计划在第二阶段实现全国产设备,使其成为引领国产整体产业链发展的一站式案例。
通过深入市场调研,郑有坚指出:“我们发现本土制造的设备性能完全能够达到国际水平。”他们计划基于第一阶段成功实施的一套国产设备,再加上第二阶段国家级产权认证,“我们的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证明国产設備可以与任何品牌相提并论。”
因此,这个标志性的项目不仅为中国自主创新的产品树立榜样,而且促进了整个产业链快速增长,对于未来的海外扩张具有潜力。此外,由于这些新兴市场不断扩展,不断出现新的商机,也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