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沙湖景区建设湿地鸟类博物馆 强化生态保护意识
宁夏沙湖景区建成宁夏湿地(鸟类)博物馆 强化生态保护意识
人民网银川10月25日电(记者周志忠)积极探索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进一步增强风景名胜景区湿地生态保护、湿地环境教育和生态旅游等功能。国家5A级旅游区沙湖在景区内原迪邦观光塔基础上,改造建设成了宁夏首家湿地博物馆。
宁夏湿地博物馆建筑面积4520平方米,总投资2500万元,为两层钢混结构。主体顶部为穹型网架结构玻璃幕墙装饰。外观立面以沙湖苇、鸟、水、沙为设计元素。馆内大厅以鸟巢为视觉元素,周围以沙丘为主造型,以沙漠色为主色调,使博物馆与沙漠有机结合起来,与周边环境配合得天衣无缝。
宁夏湿地博物馆内分为湿地与鸟类知识介绍、人鸟同乐表演、鸟类生态行为观察、中四D科普教育电影厅和购物区等六个功能区,其中中4D电影厅计划投资300万元用于播放世界著名湿地及鸟类等相关知识。在丰富游客旅游体验并增加生活情趣的同时,我们努力唤起广大游客尤其是青少年朋友关注鸟类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宁夏湿地博物馆是目前我省建筑规模最大、展示内容最丰富科技手段最先进以及科普教育最生动的一家专业化湿地博物馆。这座新建的美丽之宫减少了游人的对自然界干扰,为珍贵生物们营造了更好的栖息环境,同时也使这片平静而又活泼的地方更加引人入胜,为我们展示一片生命之花盛开的地带提供了新的机会。此外,它还将成为一个重要窗口,对于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关于如何有效保护濒危物种提供宝贵经验,这对于人类永续发展战略具有深远意义。
国家5A级旅行目的点——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自然遗产之一——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人文资源,使得这里不仅是一个充满野性的避风港,也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科学研究基地,每年吸引着无数旅人前来探访,他们在此不仅能够欣赏到壮丽山川,还能亲身体验到那份属于地球母亲的大爱。在这个全球变暖时代,当我们的每一步都可能决定未来的命运时,我们应该更多思考如何去尊重自然,用智慧去维护这颗蓝色星球,让未来世代能够继续享受这一切美好事物,而不是失去它们。这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这些特殊场所,并通过我们的行动让它们得到更好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