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多部门联合手段推进滇池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提升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
我最近参加了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滇池保护治理省级联系部门工作会议。会议强调,省级相关部门和昆明市需要密切关注目标任务,集中精力解决问题短板,并通过精准攻坚来确保在六个关键领域取得突破。这些领域包括加快重点项目推进、深入推进雨污分流、提升入湖河道水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统筹做好联排联调以及强化污泥处置管理。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尹勇介绍说,自2023年以来,省级相关部门和昆明市共同努力,以实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为契机,加快推动滇池水质持续改善。他们积极帮助昆明市争取国家专项资金22.155亿元,以及政府专项债16.7亿元,并安排了省级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资金4500万元。此外,他们还加速了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环湖截污治污以及环滇池绿道建设等工作,这些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截至目前,昆明市主城区284个城中村中的262个已经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其完成率达到了92.3%;实施了997个老旧小区改造,其中基本已全部完成;4455个雨污混接点接口已经修复4333个,其完成率高达97.3%,并且实现了集中收集率86%;两座水质净化厂新增处理能力为每天16万立方米,该出水的水质均达到一级A标准。
35条主要入湖河道的水质达标率为90.9%,同时也实现了对整个系统的进一步提升。在滇池流域内,有176个行政村和809个自然村基本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而滇池绿道已有37.1公里部分贯通,同时东风坝整治修复及浮桥建设即将完工,这些措施逐步建立起湖边生态系统,使美丽河(湖)建设得以加快推进,最终形成一系列协同治理的大生态、大湿地、大景区。
会议指出,由于当前存在的问题,如系统性的治污理念不牢固、不同区域之间的处理能力不均衡、“三治一改善”项目推进缓慢等,我们必须提高大局意识,将注意力聚焦于复杂性、中长期性和艰巨性的滇池保护治理任务上,与昆明市紧密合作,从以下六方面着手进行具体行动:科学调配资源,加快重点项目;优化雨洪管理,加深普遍应用分流技术;提高入湖河道质量,不留黑臭之患;合规发展乡村经济,不让面源带来危害;坚持“同心协力”,确保无缝隙联排联调运行顺畅;最后,在安全与可持续性上下功夫,不放过一次二次环境损害机会。
在会上,我听闻各部门发言,也了解到七项优化举措正在被实施以促进落实情况,以及来自专业人士对于如何有效解决黑臭河段、高原淡水泊存储环境保护挑战等多方面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我从监测数据中看到,一直到十月份,我们可以观察到草海国控点位均值保持在轻度营养富集状态,而外海则是中度营养富集,但总体来说与去年的表现相比没有显著变化。这表明我们正在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