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保的呼声中绿色旅游规划背后的故事垃圾分类如何塑造未来行程
环保股的逆袭:垃圾分类背后的绿色故事
在6月19日的市场收盘时,环保股一路飙升,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盛运环保、上海环境、雪浪环境、中再资环等公司都榜上有名。这背后,是国内对固废行业的制度支持带来了一大波市场增量。餐厨垃圾处理和环卫设备商受益最大。
随着国内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推进,产业机遇变得越来越明显,而这也引发了资本对于垃圾分类对产业链各个部分影响的关注。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表示,在这个过程中,垃圾分类制度将直接利好环卫设备板块。而对于前端的垃圾分类服务和末端的垃圾焚烧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等业务,其影响可能不那么明显。
2019年6月以来,中国政府加快了推进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根据“四分法”,居民需要将生活垃圾分为干湿两类,以及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这意味着对环卫收运车辆需求的大幅提升,如上海今年7月1日起实施全市范围内强制推行生活 垃圾分类,这导致湿垫运输车辆需求激增。
然而,对于末端如焚烧企业来说,由于湿 垫被分离采取厌氧发酵方式处理,可焚烧数量减少,它们是否会受到影响?薛涛认为:“虽然焚烧量可能减少,但由于湿 垫单一化,更容易进行。”而对于餐厨处理企业来说,他们主要是处理工业废品,不属于城市生活 垫,因此其影响较小。
尽管目前国内餐厨、厨余产生量巨大,但处理率并不高。在2018年,全中国产生10800万吨餐厨残渣,只有12%得到妥善处置。未来,如今真正拥有厨余 处理设施的地方相对较少,但这种设施将成为城市标配之一。
因此,可以看出,即便在政策尚未完全落地的情况下,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具有潜力的人民群众已经开始积极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去。此举不仅促进了相关产业链条发展,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机会。不过,对于那些刚起步且经验有限的事业单位来说,还存在一定风险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