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
坐在又大又硬的上面写作业做作文-坚硬之上的文字舞蹈记忆中的课桌与笔尖
坚硬之上的文字舞蹈:记忆中的课桌与笔尖
在我童年时光中,坐在又大又硬的上面写作业做作文,是我每天必经之路。那个年代的课桌,其实质是一个木质的大理石板,上面铺着一层粗糙的白色塑料布,这就是我们日常学习和创作的地方。
记得初中时,我有一个老师叫张老师,他要求我们写一篇关于春天到来的作文。他说,要用生动形象来描绘这个季节,我们的心情和感受。我就坐在那个又大又硬的课桌上,用手指轻触那冷冰冰的塑料布,想象着万物复苏的情景。我的笔在纸上跳跃着,每个字都是对春天赞歌的一次致敬。那时候,我并不知道“座位”对于孩子们来说,它不仅是坐姿,更是一种心态,一种思考方式。
大学的时候,我遇到了另一个让人难忘的事例。在英语文学课程中,我们要分析美国诗人艾略特的一首著名诗《荒原》,这需要深入理解英文词汇和文化背景。我坐在那块熟悉而坚硬的课桌前,用中文翻译这首诗,反复读过无数遍。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无论是中文还是外语,在不同的环境下,即使是同样的文字,也能激发出不同的灵感和思维模式。
如今回头看,那些曾经坐在又大又硬的上面写作业做作文的小小努力,如同点滴水珠汇聚成江河,每一次尝试都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痕迹。那块课桌虽已被时间抛弃,但它所见证过的人生故事,却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中——它是我们的起点,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伙伴,是知识与梦想交织出的画卷。